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三聖綠道花卉產業園鳥瞰
周末,陽光明媚,家住錦江區的高潔與家人一起來到白鷺灣濕地公園旁的錦城綠道,“這裏靠近濕地公園,風景不錯,很適合騎行,旁邊的綠道產業園也提供了很好的休息、娛樂場所。”
高潔口中的綠道產業園,就是成都三聖綠道花卉產業園。這裏以花卉種植銷售為核心,同時提供草莓采摘、花藝展示、種植參觀、學習培訓等項目,從過去的單純產業園蝶變為成都綠道經濟的示範樣本、“綠道 ”的新場景。
人氣滿滿
“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就喜歡上這裏”
騎行結束,高潔拉著孩子徑直走進成都三聖綠道花卉產業園,“這裏設計時尚,與周圍環境渾然天成,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就喜歡上這裏。”高潔對記者說。
隨著高潔的腳步,記者走進產業園,一進大門,就仿佛走進一處美麗的莊園。熱帶的芭蕉樹、沙漠的仙人掌、芳香的蘭花……在園藝師的精心搭配下,錯落有致,一步一景,園區配置的木質長桌與靠椅,則為人們提供休閑聊天的空間。不僅如此,花木之間的小桌上,還擺放著各式的陶瓷花盆、杯盤。
“這盆綠植不錯,放在客廳的茶幾上,會是很好的點綴。”看上一盆綠植,高潔立即叫過服務員咨詢。“現場的綠植是整個展廳的一部分,不能對外銷售,您可以掃旁邊的二維碼,在網上下單同款產品,將有服務人員配送到您留的地址。”服務員解釋道。隨後,高潔咨詢了綠植的特點和在家培育的註意事項,便拿出手機掃碼下單。
就在高潔線上挑選的時候,來自天府新區的曾然正與朋友在產業園的農業體驗區采摘草莓,“原來在大棚裏種植草莓是這樣的啊。”第一次進入種植草莓的地方讓曾然很是興奮,聽說大棚裏還專門養殖了蜜蜂給草莓授粉更是讓他驚奇,見到一顆純白色的草莓,曾然連忙放到嘴裏品嘗,“想不到比平時吃的紅色草莓還甜!”
與此同時,在產業園的園藝區內,一些市民和花店的員工正在國家高級花藝師範家惠的帶領下學習如何制作花藝,布置氣球;在芳香的蘭花區,市民在欣賞蘭花的同時,還請工作人員幫忙介紹蘭花培植的過程和技術……“這裏可以看、可以玩、可以購,簡直就是專門為綠道配套的大樂園。”市民李冬說。
華麗轉身
綠道為產業園帶來新商機
“在成都大力發展綠道之前,這樣的場景其實是很難看到的。”成都高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光宴介紹,產業園成立之初,主要從事花卉的種植與批發,並不對外界開放,而綠道的發展將更多市民吸引到附近,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商機。
杜光宴說,市民來到綠道鍛煉、散步,肯定需要休息的地方,“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如果我們將市民休息的地方打造為新的消費場景,供應適合他們的產品,不僅能方便市民更便捷地獲得想要的商品,也能為產業園創造新的增長點。”
由此,產業園特別將自己的名稱更名為成都三聖綠道花卉產業園,將原來只對批發客戶開放的體驗區改造為向市民開放,不僅讓這裏成為“可進入、可參與、景觀化、景區化”的區域,也將區域內所有的展出綠植、器物上線,方便市民下單購買。
“事實上,我們的園區還沒有完全建成。”杜光宴說,園區占地規模300余畝,分兩期建設,目前占地約120畝的一期已完工,建設高智能溫室大棚2.5萬余平方米,主要功能為生態草莓種植、國蘭等中高端花卉的研發培育和生產種植,以及現代農業的科普體驗。
“根據我們的規劃,二期占地約180畝,將建設高智能溫室大棚4.5萬余平方米,主要功能為中高端花卉的生產培育、展示展銷、花卉文創等,整個園區計劃於2021年5月1日全面運營。”杜光宴說,屆時,高智能溫室大棚將達到7萬余平方米,不僅將向市民開放更大的區域,提供更多的場景和服務,年產銷花卉也將達到200余萬盆,成為成都地區規模最大的設施花卉基地。(記者 白洋 攝影 胡大田)
記者手記
成都三聖綠道花卉產業園依托綠道創造生活消費場景、發展綠道經濟,不僅是對“兩山”理論的實踐,也是對成都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推進綠道建設的踐行。在這一過程中,綠道的功能和場景得到完善,市民收獲更豐富的體驗和新的消費場景,周邊的經濟得到帶動,企業也贏來新的增長點。
采訪的最後,杜光宴告訴記者,當園區及項目全面建成運營後,預計將每年吸引100萬市民來到園區,銷售金額達到10億元,並吸納大量附近村民來到項目工作,極大地提高他們的收入。屆時,園區也將在產業發展,經濟提升、促農增收、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綠道經濟成功運營的樣板,成都三聖綠道花卉產業園值得持續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