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日前,成都2020年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全年實現GDP177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經濟運行加快恢復,發展態勢穩步向好。昨日,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對外公布數據,從稅收角度印證了成都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取得的高質量發展成就。
來自市稅務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超2900億元,增速與我市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協調,占全省稅收比重的51.5%,在全省的“主幹”地位作用突出。
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收走勢是經濟的反映,全市稅收增速自3月份觸底,4月回升,5月首次回正,7月起連續半年實現單月正增長,反映了2020年我市復工復產快、經濟韌性強、市場抗壓表現好。
全市稅務部門組織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成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近八成,比“十三五”開局的2016年高2.6個百分點,反映成都財政收入質量的持續提升和經濟結構的提質增效。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成都稅收規模排名穩居第4位。
2020年,全市稅務部門累計落實新增減稅降費預計超280億元,超過全省減稅降費總量的60%,惠及納稅人、繳費人超53萬戶次,有效降低了市場主體經營負擔,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軟件信息業全年銷售收入增長37.2%,增速領先各主要行業。制造、金融、批發零售等支柱行業全年銷售收入分別增長8.1%、10.8%和7.0%。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商務服務、文化體育等行業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分別為2.3%、13.3%和2.1%。
2020年,全市稅務部門登記的納稅人達120.5萬戶,新增近27萬戶,增長17.2%。其中,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企業增加1.3萬戶。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新辦登記戶數最多,達9.2萬戶,商務服務業新辦登記4.8萬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開發等高新技術企業新增登記2萬戶和1.3萬戶。
市稅務局給出的數據顯示,我市66個產業功能區集中了20.9萬戶企業,比2017年增長47.2%,實現了全市近半(48.1%)的稅收收入。
東進、南拓區域稅收占比提高。東進、南拓區域稅收占比分別為14.4%和28.4%,比2019年提高0.4和1.9個百分點,產業熱度不斷提高;中優區域稅收占比為37.2%,西控、北改區域稅收占比分別為10.7%和9.3%,產業布局加快重塑。
2020年,成都實現進出口7154.2億元,增長22.4%,占全省比重為88.5%。稅務機關出口備案企業達到7462戶,同比增長7.8%。
我市境外投資分布在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北線、中線、南線和中心線,納入稅務機關清冊服務管理的“走出去”企業達到319戶,增長8.9%,占全省“走出去”企業比重的70%以上。辦理出口退稅85億元,海關代征稅收超120億元,對外經濟更加開放。(記者 李艷玲)